您好,欢迎进入青岛聚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网站!
产品列表

—— PROUCTS LIST

技术文章Article 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手持ATP荧光快速检测仪的操作步骤通常遵循以下流程

手持ATP荧光快速检测仪的操作步骤通常遵循以下流程

点击次数:71 更新时间:2025-08-16
  手持ATP荧光快速检测仪是一种基于ATP生物荧光技术的便携式微生物检测设备,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、医疗卫生、环境监测等领域。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荧光素酶催化ATP(三磷酸腺苷)与荧光素反应产生光子,通过检测光信号强度快速评估样品中微生物污染水平。ATP作为所有生物活细胞的能量载体,其含量与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,因此检测结果可直接反映表面洁净度或微生物残留量。
  该设备采用一体化试剂拭子设计,集采样、裂解、检测于一体,操作简便且避免交叉污染。检测灵敏度高达10-10至10-18摩尔ATP,10-15秒内即可读取RLU(相对光单位)数值,与传统细菌培养法相关性达92%-98%,但检测效率提升数百倍。
  手持ATP荧光快速检测仪的操作步骤通常遵循标准化流程,不同品牌设备的细节可能略有差异,但核心步骤一致,以下是通用操作指南:
  一、操作前准备
  仪器检查
  确认检测仪电量充足(或连接电源),开机后检查屏幕显示、荧光检测模块是否正常(无报错提示)。
  校准仪器:部分设备需定期用标准品(如ATP标准溶液)进行校准,确保检测精度,具体按说明书操作。
  耗材准备
  准备配套的检测拭子(内含裂解液和反应液,单次使用,避免污染)、无菌采样袋(如需液体样品检测)、一次性手套、酒精棉片(用于消毒采样表面或手部)。
  样品与环境准备
  明确检测目标(如设备表面、餐具、水样等),确保采样区域无明显可见污渍(ATP检测针对微生物残留,而非物理污垢)。
  采样前用酒精棉片消毒手部,避免人为污染;若检测物体表面,需待其干燥(避免水分影响检测)。
  二、采样步骤
  表面采样(固体/物体表面)
  取出检测拭子,撕开包装(注意只接触拭子手柄,避免触碰采样头)。
  用拭子采样头在检测表面按“Z”字形或螺旋形均匀擦拭,确保覆盖足够面积(通常建议5×5cm区域,或按设备推荐面积)。
  若检测缝隙、凹槽等部位,需将拭子头深入缝隙充分接触。
  液体样品采样(水、饮料等)
  对于少量液体(如设备残留液),直接用拭子头蘸取液体并充分浸润。
  对于大量液体(如饮用水、污水),可使用无菌采样袋取一定体积(如10mL),将拭子头浸入液体中搅动10-15秒,确保充分吸附。
  特殊样品采样(如手部、餐具)
  手部采样:用拭子头从指尖到指根来回擦拭双手(包括指缝),确保覆盖所有区域。
  餐具采样:用拭子头擦拭餐具内表面(如碗碟的接触食物面),重点关注边缘和凹槽。
  三、检测反应步骤
  激活反应液
  将采样后的拭子头折断(或按说明书操作),使其浸入拭子管内的反应液中,充分混合(可轻轻挤压拭子管,确保采样头的内容物释放到反应液中)。
  静置反应:部分设备要求室温反应10-30秒(让ATP与反应液充分结合,产生荧光物质),具体时间按拭子说明书执行。
  仪器检测
  打开检测仪的检测仓,将处理好的拭子管放入检测仓内,关闭仓门。
  按仪器“检测”键,设备会自动激发荧光并读取强度,通常3-10秒内完成检测(不同设备时间略有差异)。
  四、结果读取与记录
  结果显示
  检测完成后,仪器屏幕会显示相对光单位(RLU)数值——RLU值越高,表明样品中ATP含量越高,微生物污染风险越大。
  部分设备会预设阈值(如“合格/不合格”判定),可直接参考;若需自定义标准,需结合行业规范或历史数据设定。
  数据记录与分析
  记录检测时间、地点、样品类型、RLU值等信息,部分设备支持数据存储或导出(蓝牙/USB),便于追溯和统计。
  若结果超标(RLU值高于阈值),需重新清洁消毒并再次检测,直至合格。
  五、操作后处理
  仪器清洁
  检测完成后,关闭仪器电源,用酒精棉片擦拭检测仓内壁及表面,避免残留反应液污染后续检测。
  耗材处理
  使用过的拭子属于医疗废弃物(或感染性废物),需按当地规定放入专用垃圾袋,集中处理,不可随意丢弃。
  设备维护
  定期清洁仪器光学镜头(用专用镜头纸),避免灰尘影响检测精度;长期不用时,需取出电池或保持电量充足,存放于干燥阴凉处。

© 2025青岛聚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 ICP备案号:

总流量:149174  管理登陆  技术支持:仪表网  sitemap.xml